方圆之间的创业智慧

 

在中国古代,“方”与“圆”绝不是简单的几何图形,其中蕴含着古人对处世智慧的深刻理解。早在《周髀算经》中就有论述:“方属地,圆属天,天圆地方。”既然“天下之事,尽于方圆之内”,那么这种思想,自然也就影响了古人对于世界万物的认识。

 

自作为创物说的合伙人开启我的创业生涯以来,一直不断的在方与圆之间,找寻最恰到好处的为人处世之道。这对于一个曾经关注事多于关注人的我而言,是人生非常重要课题。

 

外圆内方,君子之道

“方圆之道”对于后人影响最为深远的,当属先师孔子提出的“外圆内方”的君子之道。在《论语》中多次提到了为人要“刚”。如“三军可以夺帅,匹夫不可夺志”。又如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人,有杀身以成仁”。一个真正的君子,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,连生命都可以放弃,这也就体现了“方圆文化”中的“方”。

 

但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”。一个人如果太过刚强、正直,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,往往很难与人相处,做事处处碰壁。所以,“内方”的同时,还得要“外圆”。孔子的“和而不同”思想,就蕴藏着“外圆内方”的理念。所谓“不同”,是说我们内心要有自己的原则,不可人云亦云,这便体现了“方”;所谓“和”,就是说要用圆通的方式,达到与他人和谐共处,这便体现了“圆”。

 

 

方圆之道也是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治国理政方略,是对一种管理哲学的形象诠释和直观解读,也是企业经营中和谐共处、合作共赢的理念。在当今元宇宙、WEB3.0等新科技不断涌现,行业竞争日益内卷的环境下,企业经营之道也处处体现了方圆进退间的智慧。创物说作为一家战略咨询公司,对外开源管理需要“圆”,要高瞻远瞩、突破创新、融通多样,讲求“圆”得有理;“圆”强调同理心、能动性。对内精细管理需要“方”,要战略清晰、规划科学、结构严谨、措施到位,讲求“方”得有据;“方”强调标准化、规则至上、底线管控。而我作为一个创业者和管理者,在方与圆之间,不断的磨练。这其中有痛苦的反思,也有迈过每一个坎坷的收获。

 

职场即道场 方圆即智慧

我们在职场中,方与圆的处世智慧也显得格外可贵。那些最具有竞争力的员工往往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,并且能够最快做出成绩的人。他们从来不抱怨外界环境,相反,把恶劣的环境当做是提高自己的契机,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;而那些拒绝适应新环境的人则时刻面临被淘汰的危险。职场中的外“圆”,就是要适应环境,和客户、和同事打成一片,让领导放心;职专中的内“方”,则是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,不因为环境的杂乱而变得浮躁,经营好自己的一方净土。

 

 

现在也经常听到“职场变色龙”这个词,它并不是说我们要两面三刀,狡猾奸诈,而是要灵活多变,既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,也要用最快速有效的方式达成目标,而方圆有度是助力我们完成目标的最好方法。职场上,没有谁是不可代替的,学会适时收敛锋芒,学会韬光养晦,对个人成长的裨益,有一个历史人物定能给我们带来启发。

 

三国时代的杨修就是一个过分显露锋芒,最终被人所害的典型。杨修是绝顶聪明的人,才华横溢,其才盖主。他为人放浪不羁、恃才傲物,数犯曹操之忌。在曹操早就不想忍的时候还捅破了那层窗户纸,最终惹怒曹操,一怒之下将其赐死。杨修之死,植根于他的聪明才智,源于他的不懂收敛,他的死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反思。

 

所谓“执方圆而行天下”,一个人,一家企业,若能做到通融而不圆滑,方正而不刻板,才可在事业的职场,人生的道场中,找到最舒适的位置,体验最畅快的人生。

 

以此感悟,纪念过去两年创业之路。也希望方圆课题,成为我人生修行路上的助力。2023,不破不立,再上层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