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好的设计,都是在为未来写故事

 

今年的年会上,创物说创始人崔智慧女士发表了“三感”的新年贺词——感谢伙伴,感恩股东和合作伙伴,感觉生命的每一天和充满好奇的灵魂。我的感悟很深。

 

“汤之盘铭曰: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!”

 

生而为人,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和热爱,在实践中形成对这个世界的知识体系,在捕捉身边的人和事物中认知生命。对我来说,生活充实而细腻,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。

 

过去两年的设计工作实践,在与我的合伙人崔总、宋老师长时间的交流和配合中,关于设计,我有了原来认知体系之外新的理解,值此创物说两周年特别分享。

 

设计是一种心态,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感知

什么是设计?设计是信息的传播和传达;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;设计是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体悟.....

 

莎士比亚说:“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”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在我看来理解没有对错,基于每个人所处人生的不同阶段,自己当下的状态、所聚焦的东西的不同,会对问题持有不同的认知,所以每个人对设计的理解都是不同的。设计是一种心态,也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感知。

 

我对设计的理解经历了好几个阶段,我也始终相信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的感知。

 

 

最初,我对设计的理解是设计就是创造出好看的东西,而设计师就是把好看的东西做出来的人,设计就是艺术,设计师也是艺术家。

 

所以热血青年时期的我会在设计中应用很多艺术的语言和手法炫技,来创造出好看的视觉效果。我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《英格兰卫浴产品系列》。这个系列产品一经上市,市场反馈非常好,销售火爆,爆款毛巾累计销售超过2000万条,销售额超过亿元,此系列产品成为了商务团购礼赠品的明星产品。当时引发了众多知名品牌竞相模仿跟进,带动了一波市场模仿潮。

 

后来,经过长时间的设计工作,我觉得设计出好看的东西仅是基础。因为在每一次的设计中,我都需要参考大量的资料,都会特别倚重所谓的“灵感”,每一次设计都是一次独立的设计体验,无法有串连感。如果当时我有归纳总结的经验,系统的认知,将点串成线形成面,形成自己对于做出好设计的方法论,也许很多经典的设计将可以进行升级,并层出不穷。

 

但是,在创业之前,我没有这样的总结,每日只有疲于奔命的工作。而开启创业之路后,特别是参与到品牌和产品战略中,我渐渐开启对于顶层设计、底层逻辑、方法论等研究,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设计思维模型,研究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方法论和关键技术。

 

设计的本质是通过对生活的感知予以再创造

面对问题,我开始在学习中寻找答案。这些答案的背后,蕴含着逻辑和方法论。很多设计大师表达“设计不是艺术,设计是用来解决问题的”,这个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,让我学着用“问题论”来看设计,发现角度不一样了,认知也就不一样了。有“问题论”,就会有“方法论”。

 

然后,我又开始考虑如何去丰富设计,如何赋予设计以情感,发现一切都来源于现实生活,向内走,去感知,让感知反哺设计,回归设计的本质。

 

这些阶段并不相互独立,而是相辅相成,最后将其有效地统一到一起,即发现问题,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,通过对生活的感知予以再创造,最终形成有效的传达。

 

于是,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会下意识地用“这个设计有没有解决问题”来判断优劣。这个标准本身没有什么问题,但如果只用这个标准来评判一个设计,是不完整的。原因在于,这个标准完美地忽视了设计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属性,即“视觉表现”,这也是设计的另一半价值所在。更可怕的是,只关注“解决问题”这个标准,会成为自己不去提高视觉表现力的借口,这也导致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设计的圈圈中原地踏步,几乎没有进步。所以,我开始两条腿走路,找寻到了作为一名产品设计师的思维出路,找到了自己的方法论。

 

 

设计是给出合理的视觉解决方案,是艺术地解决问题

创业之前,我认为设计是感性的,是天马行空的,是无所羁绊的。而我的合伙人崔总觉得,设计是趋近理性的,是有方法论的,是有哲学思考的。这冲击了我原有的认知。

 

我发现在传播学中,认为受众能否有效获取信息并产生回响,取决于信息的传达是否精准。这个过程一定是理性的。设计是给出合理的视觉解决方案,设计是艺术地解决问题。把所有问题和解决方案逻辑化、模式化。这让我有了更快速地提供合理化的、系统化的视觉解决方案的能力。设计师也需要从感性的混沌中走出,理性地设计。

 

设计不是一种技能,展现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,需要我们拥有捕捉事物本质的感知力和洞察力,以创新激发生活本身,使其熠熠生辉。最好的设计,兼具理性与感性,在为未来写故事。这个故事,有逻辑、有思想、有智慧,是艺术、是哲学,更是生活,是碰撞有趣灵魂的蓬勃能量。